乡镇区概况
沧港镇
沧港镇位于县城西郊,距县城仅7公里,北临沅水与鼎城区牛鼻滩镇,与贺家山农场隔江相望,南与毛家滩乡、聂家桥乡毗邻,西与德山开发区康家吉接壤。全镇国土面积107.6平方公里,共辖28个行政村、1个渔场、2个居委会,287个村民小组,12189户,43539人。全镇经济作物以粮食、棉花、蔬菜和鲜鱼为主,工业以食品、化工业为龙头。沧港镇区位优势明显,交通发达,距长常高速公路、石长铁路和319国道仅咫尺之遥,通村公路已基本硬化。
2015年,沧港镇在县委、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紧紧围绕“项目建设、党的建设、法治建设、美丽乡村建设”四大建设这一主线,把握新常态,与时俱进,进一步解放思想,真抓实干,圆满完成合乡并镇区划改革工作,全镇社会经济各项工作创造新历史。
一、党建工作提水平
抓好基层党建工作,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,这是基层党委最核心的任务。我镇坚持管党层级责任制,实行党委书记亲自督促,党委成员分片包点推进,以实现党建工作业务水平的不断提升。一是加强队伍建设,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央、省、市、县有关作风建设的各项规定和禁令,自觉遵守,不断端正干部工作作风,有效增强了干部队伍素质。二是强化组织基础,狠抓阵地建设。完成了所辖村(居)村级组织活动中心的建设,在高卢家、笔架嘴、菱湖、乌珠湖、张家昏、杨李、万福、西林、祝家岗、铁路等村新建村部或对现有村部进行了升级改造,使其功能完善。
二、项目建设攻坚克难
一是全力招商引资。实现了东莞庆安玩具厂在高新区落户开工;渔民靠岸金石建材厂确定为县重点工业项目;常德市正阳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烟合作;湖南省铭诚钢结构彩板有限公司关于新建钢构件生产项目,完成了“百日攻坚”任务。
二是加快民生升温。一是全面完成沧港新城建设项目。二是全面完成了菱南大桥和抗旱渠系建设。三是完成全镇城乡一体化供水。四是实施了排水管网建设改造。五是引进中奥天然气工程落户我镇。六是部分村实行了电网改造。
三、法治建设常抓不懈
(一)继续开展“禁赌、禁毒”活动。聚众赌博现象一经举报发现立即查处并严厉打击。今年来共处理赌博事件4起,对参赌人员进行教育,并要求写下保证书。
(二)开展法治宣传。利用远教平台和流动宣传车进村入组宣讲综治社会治安、政法干警队伍、民调、平安创建和防盗、防抢、防骗技能以及禁赌提示,且在醒目地方张贴法治标语,镇显示屏上滚动播放创建法治汉寿,法治沧港的标语,扩大了法治建设的影响,调动了群众参与法治建设的积极性。
(三)开展平安创建。积极学习先进典型,结合自身实际,制定了平安创建方案,各单位广泛宣传,鼓励全民参与,认真实施,形成了“人无我有,人有我优”的创建氛围,评选“平安家庭”户,“平安单位”。
(四)加强公共领域的管理。?每月实行一次食品药品、船舶渡口、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大检查,并要求整改落实。?顺利化解村级各类矛盾,搞好了伤残军人、放映员等的稳控,实现了零上访。法治建设促进了民生改善,为群众提供了一个平安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。
四、美丽乡村建设你追我赶
“美丽乡村”建设正在我镇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,现已建成杨李村、高卢家村的示范村,并有祝家岗、八鸽山、杨李形成的美丽乡村片区被县委、县政府确定为2016年全县三个美丽乡村示范片之一。各村也正有追赶之意,都在不断努力中,北拐、七星正在申报中。
(一)强化环境卫生整治,展美丽乡村新貌。在强化硬件设施和投入的基础上,加强对各村的督导检查,实行明查和暗访相结合,且严格兑现奖惩制度,更进一步加大环保知识的宣传,如垃圾分类减量,回收再利用等。充分调动学生与妇女的主动性和积极性,不定期开展“小手拉大手”和“妇女家庭卫生评比”等活动,形成“人人爱整洁,家家护环境”的氛围。
(二)强化农业基础设施,提美丽乡村水平。一方面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,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转变。充分利用地力资源优势,因地制宜,创建多处特色农业基地,采用智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,产品实行产销对接、产业化经营管理,产品质量、产出效益明显增长。另一方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,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保障。2015年实现国土平整数千亩,维修机埠20余座,硬化渠道3千多米以及渠道清淤等工程相继完成。
(三)提高人口素质,促美丽乡村发展。?计划生育工作提倡“少生优生”和“单独二孩”政策,计生率不断提高。?劳动保障工作上积极争取劳务输出,今年我镇为本县企业输送了近百位劳动力,实现了群众就近就业,增加了收入,提高了生活水平。